全国[切换]
  • 首页
  • 求职
  • 校招日历
  • 宣讲会
  • 心动offer直播间
  • 去留学
我要招人

黔西市大关镇人民政府

  • 50-100人
  • 党政机关
  • 政府/非营利组织/其他

08:30-17:30

双休

  • 周末双休
  • 单位详情
  • 在招职位(0)
单位简介
大关镇位于黔西市以东,乌江上游鸭池河北岸。地处北纬26°46' ~16°58'东经106°3'~106°15',因地处关隘,陡峭的崖壁,幽深的峡谷、湍急的水流、险峻的山势,鸭池河成自然 “天堑”,自古就是官商必经的咽喉要塞,古有“一将把关,万夫莫开”之说,在贵州的影响深远,古时所说的“水西”和“水东”,就是以鸭池河为分界而称的。鸭池河西面的黔西、大方、金沙、织金、毕节、赫章、威宁等地称为“水西”,水西文化以黔西为中心;鸭池河东面的清镇、修文、贵阳等地称为“水东”,以贵阳为政治文化中心。史有 “水西要塞,贵筑藩屏”之称,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优势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大关镇区位优越,集镇所在地距黔西市城区30公里,距省会贵阳中心城区60公里,东与清镇市新店镇隔河相望,南与铁石、钟山镇接壤,西接新仁、绿化乡,北连谷里镇, 004县道贯穿南北、贵黔高速从东南方过境进入贵阳市,成贵高铁东西向穿境而过。距贵黔高速公路匝道口仅4.5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68公里,距毕节飞雄机场95公里,成贵高铁黔西站26公里,有“水西古重镇、毕节南大门”之称。
全镇总面积69.9平方公里,辖14个村(社区),234个村民组,8044户33971人,以汉族为主,占全部人口的90.85%。大关镇内居住着苗、彝、白、布依、仡佬等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15%。大关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44%,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4度,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051—1079毫米,境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1190米,是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地旅游业的理想之地。
明、清、民国及解放初期,大关境内发生过许多次战斗,明、天启三年,水西地军同明军两次在鸭池河激战;清康熙三年,吴三桂领兵剿水西,亦发生激战;康熙二十年,安胜祖部将阿五率兵追击吴三桂叛军,在烂泥沟斩首60余级,叛军巡府张维坚、都司秦杰被擒;咸同年间,农民起义军同清军及民团在烂泥沟、大小关口、鸭池河等地进行拉锯战十余年;民国前期,贵州军阀在鸭池河几次战斗;1936年2月2日红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解放初期,同叛乱土匪在大关境内战斗七次。留下了将军坟、先锋坟、城堡遗址、文阁等古迹。
1986年,在大关老熊坡发掘出蛙面太阳纹饰的“大关铜鼓”,经鉴定为东汉时期的器物,见证了大关悠久的历史。在半坡古道“倒马坎”石壁上,古人刻字曰“为善最乐”,并有长达百米,栩栩如生的崖壁刻画,这些历史遗迹彰显了大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喀斯特地貌的大关还拥有 “大桥雄姿”、“古渡铭石”、“碧水银滩”、“铁桥古韵”、“石桥遗址”、“龛壁刻字”、“石栈天梯”、“水中谷影”、“八仙过海”、“八仙洞景”、“盐仓古迹”景致和“天犬石”、“青钰”、“多彩”等景观令游人驻足留连,陶情怡性,发怀古之忧思。是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佳地。
单位评级

AAS

展翅单位数据库评级

(超越87%的招聘单位)

  • 资料完整度

    资料完整度A(80%)

  • 招聘活跃度

    招聘活跃度A(80分)

  • 学生投诉

    学生投诉S(0单)

  • 人工复核

    人工复核(已通过)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