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切换]
  • 首页
  • 求职
  • 校招日历
  • 宣讲会
  • 心动offer直播间
  • 去留学
我要招人

古城子镇政府

  • 100-500人
  • 党政机关
  • 政府/非营利组织/其他

08:30-16:30

双休

  • 周末双休
  • 单位详情
  • 在招职位(0)
单位简介
古城子镇位于三岔河畔,外辽河、浑河、太子河交汇于此,三岔河因此得名,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螃蟹搭桥的美丽传说就源于此。唐朝东征高勾丽(今朝鲜)时曾于此地驻军;清代城池遗迹今朝尚依稀可辨;晚清举人李龙石故居就座落在古城子镇的清莲泡屯。深沉的历史底蕴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铸就了古城子镇的良好发展前景。

全镇总面积7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250亩,基本农田58500亩,其中水田39615亩,旱田10950亩,东以外辽河为界,与台安县相毗,南以大辽河为界,与海城县相邻,西以新开河为界,与大洼县相连,北部与盘山县沙岭镇接壤。沟海铁路、盘营高铁由此通过,盘海公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畅顺。是全市闻名的水稻和设施蔬菜产业大镇和生物质能化工强镇。

近年来,古城子镇党政班子团结一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创新开放为核心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要载体,以和谐稳定为基本前提,抢抓机遇,干事创业,镇域经济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全镇GDP保持了每年30%以上的增长速度。

当前,全镇工业经济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饲料加工、肉鸡屠宰等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截止到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建设中的盘锦生物质能化工产业园区已见雏形,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一期2平方公里基础建设正在进行中,已入驻超亿元企业三家。

产业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成为致富农民的根本渠道。截止到目前全镇蔬菜大棚数量逾5000栋,年创产值近3亿元,仅蔬菜大棚一项可实现人均收入7000元。“古兴”、“辽河湾”牌蔬菜销往“辽、吉、黑”东三省和内蒙古等省区,以现代农业经济区为载体的古城子蔬菜大棚产业已成为盘锦市最大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以兴牧集团为龙头的肉鸡养殖业,覆盖古城子、沙岭、台安、大洼各地,兴牧集团是盘锦市最大的集种鸡、饲养、孵化、饲料和肉鸡屠宰加工为一体民营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千余户。企业年出栏肉鸡超过1000万只,年创产值近3亿元,安排就业1100余人。




古城子镇域经济蓬勃发展

镇党委、镇政府从镇域特点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 “农业富民、工业强镇、生态立镇、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全力促民增收、提升镇域经济。

盘锦生物质能化工产业园区在市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12年春开始筹建,园区一期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7.85平方公里。园区在交通、资源、人才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园区定位以生物能源、新型能源和环保化工产业为主,目前园区在建重点项目有四个:其中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三个,一是投资10.5亿元建设60万吨/年生物柴油加氢项目;二是投资2.2亿元建设50万吨/年重交道路沥青加工项目;三是投资8900万元建设20万吨水煤浆项目。盘锦畅兴化工有限公司主要建设一个项目,即投资1.8亿元建设10万吨溶剂油及15万吨燃料油项目。

古城子镇棚菜总面积2.89万亩,有“盘锦I型”高标准蔬菜大棚5180栋,从业户数4200多户,从业人员近万人,2012年全镇棚菜产业总产值突破3.3亿元,棚菜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棚菜产业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力军。棚菜产业的发展也提升了古城子镇的知名度,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古兴牌”和“辽河湾牌”黄瓜成为我镇响亮的名片,推动古城子镇走出盘锦,走出辽宁。

盘锦兴牧集团是集种禽繁育、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事龙头企业。企业始建于1999年,年产值6.5亿元,利税950万元,员工1300余人。集团现有种鸡场3座,年产种蛋3100万枚、孵化厂1座,肉鸡养殖基地15个,年出栏1200万只,日屠宰5万只肉鸡的肉联厂一个,年加工鸡粪1.5万吨的有机肥厂一个。集团的成立带动营口、海城、台安、大洼及本地养殖户700余户,企业先后吸纳下岗工人、刑释解教、残疾人员就业150多人,企业先后被评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辽宁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盘锦松柏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企业创建10多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市场占地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年交易量达1.8亿斤左右,年交易额超过2.5亿元,企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40余人,企业注册的“鹤乡辽河湾”品牌蔬菜远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企业下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苗基地、经纪人协会等组织,企业先后获得盘锦市AAA级企业、盘锦市农事龙头企业、辽宁省先进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蟹桥 美丽的传说

话说唐太宗李世民曾经率军东征高勾丽,来到三岔河边,时值盛夏,一场雨水过后河水茫茫,这可难坏了唐王,因为没有舟楫过河,就要耽误行程,行军打仗,最怕这样的阻隔。唐王命令安营扎寨,眼看日落西山,天色昏昏,唐王于帐中焦燥不安,不觉昏然入梦,林一长髯老者,说是将助唐王一座桥,顷刻即好。唐王于是命人前去查看,回报说没有桥,唐王大怒,即命将回报士兵斩首,再命人前往,仍然如此,再斩。于是已经有十三个士兵被斩首了,这可激怒了大刀王军可,他心想你把我的亲兵全部斩首了,以后谁来帮我督办粮草啊,于是他进帐求见唐王,说他亲自去看桥是否搭好,唐王应允。于是王军可前往河边,只见河水滔滔,波涛汹涌,河面上雾茫茫,哪里有桥的踪影。他暗下心思,若报没桥也是死,若报有桥是欺君也是死,反正难逃一死,算了,就报有桥吧。他回复唐王说桥已经造好,请唐王启程。

说来真的奇怪,唐王率部来到河边的时候,果然见一座拱形桥卧于河面上,于是唐王和众士兵鱼贯而过。军师徐茂公走到王军可身边的时候告诫他一定要断后,但是千万不要回头,一定要到了河对岸的时候才可以回头望。王军可记下了,他走在最后,约莫走了一个时辰,他想走了这么久一定已经过了河了,所以他回头一望,只见无数只螃蟹积压在一起,搭起了这座拱形桥,他哎呀一声,一阵凉风从脊梁骨上冒出来,好奇怪的事情啊!可是还没等他想明白,喳一声,桥落马失,王军可连人带马落入河中,王军可不胜水性命失三岔河,因为他的大刀也落入河中,于是刀背和刀锋两面的水分为两色,一边清一边浑。而那些螃蟹因为驼负了战马,背上留下了马蹄印,并且一辈辈的流传了下来。再说唐王过河后,一直呼唤王军可,直到过了牛庄,再也听不见回音了,徐茂公知道他一定落河了,于是伤感了一番。辽河的螃蟹因为有了救主的这些美谈再加上蟹肉鲜美,成为辽东名菜走向世界。
单位评级

AAS

展翅单位数据库评级

(超越87%的招聘单位)

  • 资料完整度

    资料完整度A(80%)

  • 招聘活跃度

    招聘活跃度A(80分)

  • 学生投诉

    学生投诉S(0单)

  • 人工复核

    人工复核(已通过)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