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S
展翅单位数据库评级
(超越87%的招聘单位)
文峰镇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西县城东9公里处,东临武山县,南接漳县,西连巩昌镇,北靠云田镇、渭阳乡,总面积257.6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4%。耕地面积15.9万亩(人均2.8亩),平均海拔1682米,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无霜期146天。全镇辖27个村169个社,5个社区,总人口108556人,镇域常住人口为82955人(农业人口59492人,城镇人口23463人),流动人口25601人,省、市、县驻文单位186个,职工1.5万人。全镇2013年建档立卡4724户19779人,贫困发生率为35.43%,2020年底建档立卡人口4610户19852人,2014年—2020年累计脱贫4622户19590人(其中2020年脱贫退出236户560人),全镇贫困发生率均下降到0。2020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72元,年税收达2.1亿元。文峰镇以镇东南山上的文峰塔而取名,是古陇西—豲道置县之地。 文峰是陇中重要的交通枢纽,310国道、209省道、定天公路、陇漳公路、定陇公路在此交汇,连霍高速公路天定段纵贯全境,并在文峰设有出口,陇海铁路穿境而过,陇海线国家客货运二级站陇西火车站位于境内中心位置,已形成了铁路和公路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络,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文峰是甘肃东南部重要的商贸重镇,自古商贾云集,历来为商阜重镇,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美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和省上及周边许多地、市、县在文峰设立办事机构,派驻企事业单位,使文峰成为甘肃东南部重要的物资中转站。通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尤其是新世纪十多年的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市场交易进一步繁荣,商贸物流业成为文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文峰是西北重要的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和木材交易中心,曾为全国十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党参价格成为影响全国的“晴雨表”。文峰气候干燥而又温润,极其适宜中药材的贮存,被称为“天下药仓”、“西北药都”。中药材仓储量达100万吨,年交易量达25万吨,年交易额达30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康美甘肃西部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和总投资4亿元的中国中药材交易储备中心全面建成运营后,文峰将跃升为西北最大的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以文峰木材市场、天马物流园为主的木材交易,年交易量近500万立方米,交易额达21亿元。 文峰是全省小城镇发展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1995年被省上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1996年被省上命名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启动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入选魅力名镇,2006年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发展和改革试点镇、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8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全国发展和改革试点镇。2004年7月,三台镇、宝风乡整体并入文峰镇。2019年文峰镇启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整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等4个内设机构,组建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经财政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综合执法所、农村公路管理所、扶贫工作站“四中心二所一站”事业机构。按照“编随事走”和“岗编适度分离”的原则,有效整合现有工作力量,配备党政机关行政编制41名,后勤事业编制2名,事业编制94名。先后承接下放赋权145项,按照“一窗办、一网办、马上办、简化办”要求,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人民西路文峰镇人民政府
AAS
展翅单位数据库评级
(超越87%的招聘单位)
资料完整度A(90%)
招聘活跃度A(80分)
学生投诉S(0单)
人工复核(已通过)